AD0IgcvkBBACGAAgw7ufvgUo9YbJsgEwgAU4rAI
 
图文展示
 
智能基本功介绍

智能基本功相关知识介绍

2021-07-06


智能基本功

众所周知,种庄稼首先要施底肥。没有底肥,庄稼是长不好的。智能基本功就是开发大脑智慧潜能的“底肥”!它是人类从事一切智慧活动的基础,它由四种最基本的功力有机组成:一、手眼脑协调活动的功力。它是智能基本功中基础性的功力,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二、综合调动感知、记忆、比较、分类和推理等认知能力的功力。它是大脑的重要功能,反映着大脑机能的整体水平。三、寻找最佳策略的功力。它是提高智慧水平最有效的“阶梯”。四、反思的功力,它是智能基本功的核心功力,是人脑最高层次的功能。四项智能基本功从外到内,由浅入深,逐级启动隐藏在大脑深层的智慧潜能……

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坚持训练智能基本功,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脑早已不堪重负。开发大脑,虽是众望所归,却总是事与愿违,原因很多,归根到底是“底肥”不足!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无不是抓住本行业的基本功勤学苦练…达芬奇曾经的反复画蛋……武林高手们不厌其烦地站桩……灵修者的静心打坐……如同打深水井,非在一点上持之以恒,泉水是不会自己冒出来的。开发大脑没有捷径,修炼智能基本功是必经之路!


手眼脑协调活动的功力

在人类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手眼脑三者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手眼脑协调能力是一切智慧活动的物质基础。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研究指出:人类的发展关键在于手脑并用、手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大脑皮质内有特定的区域同全身各有关部位相联系,其中代表手的特定区域,其面积占整个大脑皮质的三分之一。“十指连心”,这个为中国人熟知的成语,十分形象地表述了大脑和手的重要关系。在全息生物学中,人们用统程全息切分法,对人体穴位分布全息律进行的研究表明:手与大脑、眼神的接触最多。根据人的很多愿望是通过支配手来实现的这种特点,研究者把手看成信息力学愿望块区,看作是第二心脏。

心理学实验证明:视觉在人类感觉世界中占支配地位,它不仅向我们提供了环境中大部分信息,而且当与其它感觉系统相互矛盾时,视觉信息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其它感觉信息则被抛到一边。

手指的精细动作,双手、双眼的协同配合,同时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心灵手巧”、“眼明手快”、“智慧出在手指上”……很多俗语都十分科学地描述了手、眼、脑三者的内在关系。手眼脑三者的协调活动能力是开发大脑智慧潜能所必需的智能基本功中最基础的功力。


综合调动各种认知能力的功力

人从事任何一项智慧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并不是只有一种或几种认知过程参与,而是所有认知能力共同参与,有机配合的结果。智能就是这种有机组合的整体表现,它反映着一个人综合调动感知、记忆、比较、分类和推理等认知能力的功力。智能具有原来个体认知能力所没有的新的质,这种新的质在完成实际任务中将比单个能力起着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我们借用米格一25飞机事件来阐明智能这个整体与组成它的各个认知能力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事情是这样的:1976年,苏联有一名驾驶员驾驶一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一25飞机逃往日本,这架飞机经日美联合拆件检查,发现它的零部件从单个来看并不是最先进的,甚至比美国的零部件要落后很多,但是这架飞机的爬高能力和飞行速度却是当时世界第一流的!这是因为飞机的制造者考虑的是整个系统的性能,而不在于某个零部件的性能是否最佳。飞机尚且如此,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的人的大脑,这种整体性功能的特点必然更加突出。


寻找最佳策略的功力

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常人们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不去寻找最佳策略,而只要求自己找到一个满意的策略。所谓满意策略,就是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它允许用任何方法,也不限次数和时间。那么人们为什么不用解决问题用时最短、效益最高的最佳策略呢?因为它的获取比满意策略难度大得多!我们借用英国的一个成语“草垛寻针”来形容二者之间的难易程度:在一个大草垛里藏有很多针,假如要找出一根最细最尖的针,那么寻针者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把所有的针都找出来,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如果只要求找到一根能缝衣服的针,那就简单多了,不用找遍所有的针,所用时间不受草垛大小影响,只取决于草垛针的分布密度。现实中,遇到问题时,人们通常不会自讨苦吃地采用难度很大的最佳策略,而总是首先采取省事的满意策略。只有当任务要求必须寻找到最佳策略,而用满意策略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时,人们才会被迫地寻找最佳策略。可是,人的智慧并不是在采用满意策略而恰恰是在寻找最佳策略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这种意义上说,寻找最佳策略是人类攀登智慧高峰的阶梯。


反思的功力

反思是指人有意识地对自己以大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活动进行认识、调控和改变的能力。

这里说的“反思”,既不同于哲学上的“反省”,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它的对象不仅限于事物本身,而且要将意识指向自己的身心活动;“反思”不是单纯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对自己身心活动进行认识、调控和改变!是“思”与“行”的统一。“反思”可以使人们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反思是智能基本功中的核心功力,前三种功力是反思功力形成的必要条件,反思是前三种功力的升华。

反思是人脑开发出来的最高层次的功能。

如何开发人脑的“反思”功能呢?我们总结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

111.png

人脑是反思的物质器官,反思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层次,同时它又反作用于人脑,不断地改变人脑的结构和 功能。这种辩证关系突出地体现了“物质变意识和意识变物质”的具体而生动的过程。换言之,一旦反思形成习惯,就会在大脑内部形成深刻的“痕迹”,我们的大脑就会由普通脑进化成了反思脑。


反思脑

反思脑,简而言之就是具备反思功能的大脑。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人脑进化的相对滞后,是当前人类社会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阻止不了人工智能前进的脚步,所以我们只能加快人脑开发的步伐。

普通脑战胜不了人工智能,它最终会被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精准高效的大小程序所控制,而反思脑则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

222.png

一目了然,人工智能与人脑的根本差别在于它不具备反思功力。前三个阶段,人工智能也许可以轻易战胜人脑,但由于第四种功力的缺失,使之无法真正与人脑对等。反思可以让人脑不断自主升级,而人工智能,无论它有多强大,它都得靠人脑才能更新换代。人工智能可以统治万物却无法主宰人类。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用进废退,让反思这种功力丧失,那么就离被人工智能统治的那一天不远了。


如何开发反思脑?

其实很简单——让反思成为习惯。

但是做到却很难——它需要你不断地怀疑和改变自己长期形成的固有习惯。

反思因对象不同,深浅不一,大致分三个层次:

表层——对自身行为进行认识、调控和改变。

中层——对自己参加行为的身心各器官进行认识、调控和改变。

深层——对大脑内部思维过程的“三个环节”进行认识、调控和改变。

反思如果不触及大脑深层,是很难改进大脑机能,形成真正的反思脑的。

333.png

反思就是修“机器”!如同任何机器都存在着三个基本工作程序:进料→加工→出品,大脑在从事智慧活动中也存在着三个基本环节: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反馈信息。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这三个环节能否和谐高效运转,而和谐高效运转则必须要做到:全面接收信息(不遗漏所有有用的信息);有序加工信息(发现信息之间的关联,找到规律,形成最佳策略);准确反馈信息(行为简练,能够快速准确展示加工信息的结果)。任何人无论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三个环节。换言之,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了任何问题,从这三个环节中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操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操作,一旦反思形成了习惯,反思脑便真的修炼成功了!

反思让人成为万物之灵,它是宇宙赋予人脑最高层次的功能,谁能把自己的意识指向大脑深处,将反思进行到底,谁就能获得宇宙间最强大的正能量,从而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